厦门市同安区特殊教育学校简介 厦门市同安区特殊教育学校 基本信息:
同安特殊教育学校的前身是同安县聋哑学校,创建于1996年9月。当时刚开的时候只有两个班和一个教学楼。2000年,华侨李金发先生捐资56万元,区政府投资约40万元兴建了华福大厦。2001年8月,根据区政府对全区特殊教育的宏观安排,同安区聋哑学校与同安区启智小学合并组建同安区特殊教育学校。
学校位于大通街道康浔村497号,占地19亩,建筑面积3423平方米(华福楼1400平方米,老教学楼2034平方米),设有普通教室8间,专用教室15间,宿舍14间。现有运动场约6000平方米,篮球场一个。
教师爱岗敬业,蔚然成风。自1996年建校以来,虽然我校教师平均年龄只有23岁,但本着“事业立身,精神致富”的原则,我校教师具有良好的职业道德和敬业精神。校风校貌,老师爱校爱生,厦门日报、厦门晚报、海峡导报、人民日报、同安广播电台多次报道。
学校特色:
1.招生:学校按需招生。由于学生的特殊性,部分学生入学后无法适应。学校采取试读的方式,先在校内招生,然后填写新生入学登记表。观察一个月后,班主任,系老师,学生管理人员等。填写他们的意见,认为能进学校的会得到学校的批准,所以可能会和学校初报有一点出入。
2.学费:同安区是福建省第一个完全免费的特殊教育区。学杂费、餐费、生活费等。都不是必须的,还可以享受交通补贴。目前没有因为交不起学费而辍学的学生。自2006年9月以来,随着“双高考”的推进,这项工作更加突出。因为学生都是寄宿,生活费远高于其他特殊学校,但目前都是财政补贴。
3、职业技术教育的现状:
办学立足农村实际,急家长之所急,想家长之所想,妥善安排学生就业问题。召开家长座谈会,了解家长毕业要求和家长优势,积极与用人单位协调,组织社会实践。一方面,学生离校就业后,仍坚持保留教育指导能力,配合用人单位加强对学生毕业后就业的监控;另一方面,对于尚未就业的学生,我校建立档案,积极寻找出路。在我们学校,除了家长和学生自己放弃工作,学校都为他们找工作单位,保证每个学生都能自立,聋哑毕业生全部就业。同时要跟进,吸收学生参加二次就业培训,找准时机安排二次就业。此外,我们还与用人单位保持着良好的合作关系,不定期去工厂了解学生的工作情况,解决一些因工厂沟通障碍造成的困难。用人单位对学校的具体做法也很满意。现在学校已经推荐了所有接受过第二次培训的学生就业,并且已经招收了下一届学生。因为学校环境的影响(老教学楼外墙已装修),学生没地方住,也没法设班。装修完成后,马上开始上课。
学校职业技术教育的发展思路是在搞好义务教育素质教育的基础上,加强职业技术教育。基于中国入世和市场经济发展的要求,单靠政府支持的福利工厂将难以生存和发展。因此,我们努力与一两家运作规范的企业建立长期合作关系。企业为学校提供实训实习基地,学校为企业培养合格人才,加强对学生就业后的管理服务。
2003年秋,受厦门市残联和厦门市残疾人劳动服务管理站委托,学校创建了厦门市残疾人劳动服务管理站职业技能培训基地。自培训基地开业以来,已招收19名残疾人参加培训,并为他们开设了基础文化课(法律法规、交际、劳动合同、劳动纪律、社会公德)和计算机课,拓宽了他们的社会知识面,提高了他们的工作技能。通过培训,原来的在职培训师工作表现更好,自我感觉更好。学校鼓励他们利用课余时间在校学习,给自己充电。从5月24日起,学校组织第二批10名失业残疾人到厦门新业印刷公司和同安李玟电器公司实习。实习期间,工厂对实习生进行了考核,感觉很满意。经过一个月的实习,双方双向选择。经过比对,除一名学生因思想波动擅自离职,不得参与分配外,其余9名实习生均顺利与工厂签订了聘用合同。由此可见,厦门市残疾人劳动服务管理站职业技能培训基地起到了一定的作用,使得这个城市的一部分残疾人自食其力,活得有尊严。
学生管理工作:
我校通过几年工作经验的积累,创造性地开展了学生管理工作,聘请了大量家长从事学生管理工作。第一,学生家长比较有同情心,因为他们家有这样的孩子。第二,家长照顾这类孩子更有经验。第三,解决了学生家长的就业,让家长可以在工厂工作,不用担心孩子。第四,实现对学校管理和教学的更大监督,所以什么评价检查比家长日常检查参与更实际。这种做法全国首创,得到了“双高考”工作小组的一致肯定和好评!
- 2024-01-19 福州市福外技术学校
- 2024-01-19 厦门北大青鸟职业教育学校
- 2024-01-19 福清融城中学
- 2024-01-19 福清三华学校
- 2024-01-19 福清西山学校